当前位置:首页 > 地方美食 > 正文

象美食,老挝万象美食

  1. 美食的定义是什么?
  2. 三个字跟火锅很像的美食有哪些?
  3. 如果把你的另一半,比喻一道美食,你觉得是什么?
  4.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美食的梗?

美食的定义是什么

从人类追求美味开始至今,美食飞快的发展,已经让我们吃也吃不过来了。即便如此,吃货们日益刁钻口味,鞭策美食家们不停的琢磨,寻求更多更完美的美食。即便日益精进,关于美食一直没有准确的定义。我沉思许久,确实也不好定义,因为这个定义一直随人的变化而变化。人口太多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众口难调,是每个美食创作者的心得,不是吗?昔日的爆品,爆着爆着就不爆了。曾经不看好的产品却慢慢火了。你总觉得一般般,可老是听到身边的人说,那家东西太好吃了。不是吗?

如果硬要给个定义倒不如分一分类别,这个分类倒也像把人也分了一分。我个人觉得美食大致有这么3类:

1、传统美食,也可以叫经典美食,能传下来并持续都有人惦念的,能不经典吗?这类美食一般重在“味”。好吃是王道。这是大部分人忠爱的。

象美食,老挝万象美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、感官类美食,这类美食重在“色、香、形、器”,看着就想吃,闻着就生津。包装很有很艺术感,摆盘的比例也是计算过得。有一类人就忠爱这种。

3、流行美食,也叫网红美食,这类美食一般不太清楚它的优点,反正很多人都说好吃,我也要跟着说好吃,吃没吃过不重要,有人问起就说“听说,超好吃”。吃了不一定好吃,总有一类人偏爱。

如果说的不全,希望大家补充,谢谢。

象美食,老挝万象美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吃货,指爱吃的人。多指喜欢吃各类美食的人,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、追求,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、美食客、美食家。其中“吃”字的“口”字偏旁由“碗”的形状构成;“吃”字的“撇”由“勺”的形状构成;“横”以及“横折弯钩”中的“横”,由“筷子”的形状构成;“横折弯钩”中的“折弯钩”,由“嘴”的形状构成。这个由“碗、勺、筷子、嘴”形状构成的“吃”字,会在瞬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激发人们的“食欲”,形象地感受到中国的吃货文化

三个字跟火锅很像的美食有哪些?

钵钵鸡 四川那边的,把菜烫熟,然后用热水凉水都可以,调料,夏天天气热,我用的是冰的纯净水调的料,天气冷,就用热水

关东煮 因为便利店比较干净卫生一些,然后各个便利店调料不同,比较喜欢好德的味道

象美食,老挝万象美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羊肉 北方的相对这种吃法多一些

麻辣烫 相当于一个人的火锅了

如果把你的另一半,比喻一道美食,你觉得是什么?

绝味***里的甜辣鸭架。我喜欢的口味,甜辣味,脾气暴躁像辣辣的感觉,但是随之而来的感受和感悟就像那一点肉,带点甜,不断咀嚼中产生美味。辣的不能自已但还是想继续吃,实在太辣了就喝点水休息一会,这就像我们的感情,俩人快要吵架后都相互冷静……

历史上有哪些关于美食的梗?

biangbiang面 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

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、biang的声音而得名,是陕西关特色传统风味面食

民间传说Biang字为一无名秀才所造,当时一位贫困潦倒的秀才赶往咸阳

路过一家面馆时,饥肠辘辘,听见里面“Biang—Biang—”之声不绝,不觉踱将进去,只见红黄绿白、色香俱全的裤带宽面条,煞是馋人。

秀才要了一碗裤带面,一阵狼吞虎咽,直吃得酣畅淋漓,到结账时一摸兜,囊中早已空空如洗,无以付账,只好求店家以书代之。

按照店家所言“Biang Biang面”的字音,秀才触景生情,感怀伤时,略加思索,笔走龙蛇,一边写一边歌道:“一点飞上天,黄河两边弯;八字大张口,言字往里走,左一扭,右一扭;西一长,东一长,中间加个马大王;心字底,月字旁,留个勾搭挂麻糖;推了车车走咸阳。”

一个字,写尽了山川地理,世态炎凉。从此,“Biang Biang面”名遍关中

喜欢的记得给我点个赞,关注我一下哈


美酒必有故事,美食必有传说。杜康酒、陆羽茶、屈原粽子、伍子胥年糕、昭君凉皮、贵妃鸡、孔乙己茴香豆、武大郎炊饼……这些典故想必大家早己耳熟能详。今天,就说说几个历史上有点意思的美食梗。

东坡菜系

东坡肉,很多人知道。其实就是一道红烧肉,但是以名人苏轼的号命名,让这道菜流传至今。苏轼不仅酷爱诗词歌赋,更是喜爱人间美食,他一生创作的诗词歌赋之中关于饮食的诗词就多达四百余首。他的笔墨在小餐桌与诗词赋中来回穿梭,留下了代代相传的“东坡”菜肴。苏东坡是个“好吃”的人,他也自谑自己为“老饕”。许多食物都被冠以“东坡”之名,“东坡豆腐、东坡玉糁羹、 东坡芹芽脍、东坡腿、东坡肘子、 东坡墨鲤、东坡饼、、东坡酥” ,简直成一个菜系了,厉不厉害?

忽必烈涮羊肉

涮羊肉,又叫羊肉火锅,一般认为是始于元代,兴起于清代,清朝皇帝举办的几次大型宴会上也基本上都有涮羊肉这一道菜。

据说,700多年前,忽必烈在征途中,忽然想吃家乡的清炖羊肉。于是厨师马上杀羊剥皮,剔骨割肉忙起来。就在这时,大队敌军逼近。厨师看忽必烈急了,急中生智:把羊肉切成薄片,放进煮沸的水中,待肉一变颜色,便捞进碗里,加上一些简单的调料,端给了忽必烈。忽必烈连吃了好几大碗,一下子浑身都是力量,翻身上马,便率军迎敌去了,结果大获全胜。忽必烈于是给它命名为“涮羊肉”,后来也就成了宫廷佳肴。

李鸿章大杂烩

李鸿章在访问美国期间宴请美国宾客,酒过三巡菜过五味,兴致正浓时,家人暗报:没有下饭的主菜了。由于已至深夜,无处购买菜蔬,李鸿章略一迟疑,对家人嘱咐了几句。过了一会儿,主菜上来了,巨大无比的一个汤盆,五颜六色的食品充斥其中。李鸿章请客人享用。美国要员便问,这是什么菜?李鸿章说,新菜,杂烩!客人一尝,交口称赞。从此,"李鸿章大杂烩"风行于世。

其实这哪里是什么新菜,分明是午间所剩的菜。李鸿章情急之下,想起自己经常把几种不同的菜搅合在一起,味道独特,便冒险在国外一试,不想竟收到奇效,墙内开花墙外香了。

左宗棠

左宗棠鸡作为美国每家中餐厅都会有的菜肴,差不多已经和披萨、三明治一起,成为美国的本土化食物。 在美国中餐界有这样一句玩笑话“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人其实是左宗棠,因为每天大家都会点左宗棠鸡”。事实上,它与清朝的那位左将军没有直接关系。 1952年,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的指挥官雷德福访问了台湾。海军总司令梁旭昭连续三天举行宴会,并邀请彭长贵做饭,雷德福品尝。在询问了菜的名称后,彭长贵随口回答道:“左宗棠鸡”。

“左宗棠鸡”大名鼎鼎,是因为它是当时基辛格、老布什必点必吃的中餐馆名菜,这也让这位湘军名将左宗棠在20世纪声名远播。

此外,像太白鸭、包公鱼、麻婆豆腐、宫保鸡丁……历史故事里的美食梗可以说数不胜数。还有哪些美食经典,欢迎留言讨论。